中央编办第五期信息化专项培训参训学习情况报告

宋慧芳 杨红军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10-18 】     【选择字号:

2018926日至930日,我们有幸参加了由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在苏州举办的第五期信息化专项培训班。感谢单位给了我们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提高的机会!此次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时间安排紧凑,课程设置针对性强,培训模式灵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不仅有中央编办领导高屋建瓴的讲解,也有其他市州编办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分享,还安排现场教学环节,实地参观苏州市保密局信息化安全与保密工作硬件配备和软件建设;加上苏州市编办干部培训中心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全国编办系统“一家亲”的优良传统和热情。现就参训学习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培训概况

此次培训主要围绕机构编制工作信息化建设展开,中央编办陈俊鹏、李风姣、王旭同志分别讲解了《机构编制权责清单数据汇集和政务大厅数据对接应用情况介绍》《网上名称管理工作介绍及系统操作》和《网站标识管理介绍》等知识。吉林省通化市和山东省泰安市的同志分享了他们在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先进模式和成功经验。

(一)机构编制权责清单数据汇集和政务大厅数据对接应用。陈俊鹏同志从“互联网+机构编制”背景介绍、主要内容、工作进展三个方面,讲解了上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应用给国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在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权空间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安全、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的大背景下,我国机构编制系统在中央编办的组织领导下,积极推进部门网上办事和网上咨询,全面实行审批事项网上受理和预审查,发挥信息化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中央编办按照“自主、可控”原则,建设开发机构编制业务及应用系统,推动大数据与机构编制业务的深度融合。实名制管理系统实现了机构编制调整和人员出入编实时动态管理;事业单位登记在线,为全国3002家登记管理机关的 12372个用户提供在线服务,登记管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使用“. 政务”、“.公益”专用中文域名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已超过100万。探索“互联网+机构编制”新模式,建立机构编制云平台,为满足移动终端用户需求,开发了手机版云平台APP,通过推广标准化系统应用,实现云平台与机构编制业务深度融合,促进机构编制大数据汇聚,形成机构编制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公众。20186月,中央编办依托云平台组织推行省本级权责清单数据汇聚工作,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功完成数据对接。

(二)网上名称管理操作系统及网站标识管理。.政务”和“.公益”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专用中文顶级域名,具有唯一性、高度可识别性,以及由机构编制部门严格审核等特性,成为可以证明机构网络身份有效性的“网上身份证”。 20131213日,“.政务”和“.公益”顶级域正式写入全球互联网域名根区,由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运行管理。这是中国乃至国际互联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争夺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进展。课程主要介绍了中文域名的发展进程及目前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网上名称管理操作系统进行了演示讲解,解答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网站标识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身份的规范管理,通过对网站标识定义、管理政策、管理现状和业务流程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其重要性,熟悉了其操作流程。目前,全国已有51708个党政机关网站,50011个事业单位网站完成挂标,确保了其“名称规范”、“名实相符”,165家假冒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被关停或屏蔽,网站标识为公众建立了权威、准确、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三)吉林省通化市和山东省泰安市信息化建设情况。此次培训,为了便于交流各地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成果,互相学习提高,特安排了两个市进行了经验分享。通化市分享了机构编制信息化工作和云上编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详细梳理了从2006年开始至今,实名制实现网络化管理和中文域名实现全覆盖在制度建设、政策支持、组织实施、具体应用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及显著成效,云上编制试点工作正在开展中。泰安市主要介绍了“两网(外网、内网)一库(数据库)六系统(机构编制事项办理系统、部门信息共享管理系统、机构编制绩效考核系统、放管服改革管理系统、机构编制业务监管系统、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基础架构建设情况,通过“两网一库六系统”的建设,整合全市政务信息、机构编制和放管服改革信息等资源,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水平和业务创新发展能力。

(四)信息安全与保密教育。928日下午,中央编办组织参训人员实地参观了苏州市保密局,通过对具体泄密案例的讲解分析和网络泄密过程的详细演示,让每一个学员都认识到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考验,受到了深刻的警示,树立了强烈的保密意识。

二、思考体会

这次培训机会难得,深受教育和启发,不仅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强化了干劲,提升了我们对信息化建设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关键性的认识,直观体会到了发达地区编制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深切体会到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当前正处于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在不断做出调整、改进。机构编制信息化是政务信息化背景下的一种趋势,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带来深刻变革,能准确、及时、快速地掌握各部门的最新动态,实现智能化、精确化、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全国上上下下都在运用大数据,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推动“放管服”改革的力度之大从未有过,改革措施之多从未有过,百姓呼声之高从未有过,“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一次也不跑”正在从“口号”逐步变为现实。我们应从机构职能入手,让机构编制工作从定性静态向定量动态转变,形成事项办理的数据流,实现从标准到流程再到评价系统,进而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参考,促进改革发展,形成正向循环。

——深切体会到信息化建设是形势所迫。随着改革的深入,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核心目标,机构编制部门在其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政审批改革到了深水区,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该怎么减,靠什么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入了攻坚期,下一步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实现科学、长效地控编减编,也成为各级编办面临的难题。面对这些任务,传统的机构编制工作内涵有了更大的外延,不但以管理机构编制、协调为主,而且更多地承担了大量的改革任务。可以说,改革为机构编制部门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更多的挑战,成为摆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这些纷乱复杂的改革任务中抓住关键,解决枢纽性的核心工作,那就是抓住数据。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信息化成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深切体会到信息化建设是工作所需。中央编办对机构编制信息化及大数据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中央编办主任张纪南同志指出:“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简政放权,在观念上、方法上要对路。” 中央编办副主任何建中同志在贵州“大数据与政府治理论坛”上也对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水平提出了要求。处于政务管理源头位置的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上既要自成体系,还要能够实现与相应部门共享信息的对接,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全国各地都开始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网上办理,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应该面向机构编制管理目标的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以数字化和改进,通过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让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发生具有现代化意义的飞跃和发展,并更加有效地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工作反思

中央编办主任张纪南同志提出“信息化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要向信息化要生产力、要管理、要监督、要廉洁,要向信息技术要编制。”通过此次学习,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编办的要求,对比外省各市和省内各市州的工作,我市在网站建设、实名制应用管理、机构编制数据汇集分析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对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还有偏差。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各县区、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对机构编制工作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就拿实名制管理系统录入来说,这是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但有的单位重视不够、要求不高,业务人员对政策不清楚,对流程不熟悉,甚至有个别单位对文件的基本要求都不了解,反复说明后仍然存在录入不准确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二是技术力量薄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知识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管理培训力度不够。管理培训的对象应该既包括信息系统的管理者,还包括系统的使用者,系统的使用者不但涉及到机构编制部门业务人员,未来还会涉及到相关部门的办事人员。目前,我们的培训工作没有做到及时、专业、到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展开。通过此次培训,经过认真反思,觉得我们在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和差距,还有很多基础性工作要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我们才能赶上时代潮流、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局。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专业化水平。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设备采购、网络搭设、软件开发、应用培训、运营维护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作保障。建议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设一支既掌握专业信息技术,又熟悉机构编制业务的工作队伍,全面推进和提高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应用。

(二)提高网站建设水平。以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优化服务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编办门户网站首页,优化门户网站模块,提高信息发布量和网站访问量。全面提升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等信息的网上宣传力度,为机构编制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对全市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进行全面的自查改进,结合目前正在推行的电子机构编制管理证工作,实现机构编制调整、领导职数审核、人员实名制管理等机构编制业务网上提报、在线办理,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单位少跑腿”。依据省编办安排,实时配备我市实名制管理系统二级节点,实现市级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及依据文件等信息的存贮、访问,为机构改革和下一步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接入并访问实名制数据做好准备。

(四)建立实名制管理部门信息共享。按照中央编办关于建立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协调配合机制的要求,应坚持“精细化录入数据、实现数据对接同步、强化数据资源应用”三步走的建设规划,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全市机构编制云平台建设,加强与省编办的数据对接,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各类数据录入的范围、内容、具体时限等,使云平台建设有据可依、有标可查。在此基础上,为各部门开通共享端口,这样部门在办理干部任命、人员调配、核拨经费等业务时,可按权限查阅相关信息作为依据。

(五)加强机构编制数据关联分析应用。建立机构编制综合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掌握各级机构编制事项办理、人员出入编和领导职数配备等情况,实现机构编制全业务数据整合和多维度分析,为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合理配制机构编制资源、优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和监督检查等提供有力支持。

(六)加强信息安全与保密教育。在严格执行各项保密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保密教育工作,熟记机构编制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学习涉密信息、秘密载体的处理及应用,特别是对互联网时代网络窃密途径和攻击手段要增强识别能力,提高防范意识。